
在央视主办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八季总决赛上,甘肃静宁人朱彦军火了!
这位来自静宁县红寺镇魏沟村的50岁农民工,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路过关斩将,以优异成绩勇夺亚军头衔。此后,也开启了他诗意飞跃的人生,成为静宁县文化馆正式工作人员。
50岁之前的朱彦军,普通也平凡。唯一与众不同的是,他喜欢读诗词,多年与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诗歌为伴,为他架起了一道跨越梦想的“彩虹桥”。
他初次接触诗词,是一年级语文课上学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小年纪的他陶醉于诗词平仄格律的韵味中,从此在心里播下一颗读诗背词的种子。
父亲发现他的爱好后,为他买了不少诗集和报纸,他也养成了定期摘抄诗词、反复背诵的习惯。
初中毕业后,他开始走南闯北、外出务工。但背包里永远少不了三样东西:一本《新华字典》,一本诗集、一本摘抄笔记本。每一样,他都视若珍宝。
在颠簸的绿皮火车上,在冰冷的工厂流水线边,在简陋的异乡出租屋里,甚至在夜深人静时,朱彦军还在挑灯读诗词,这个习惯,他坚持了三十多年,他一遍遍咀嚼着那些璀璨的诗文,在充满挫败感的生活中,找寻治愈的力量。
朱彦军一家人共同的爱好,就是全员收看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也让他萌生了参加节目的想法。
在2020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时,朱彦军被海选上了,当导演告知他可以来北京上场PK时,因为家里孩子上学经济负担重,最终遗憾放弃。
2022年,诗词大会第八季开始时,朱彦军从报名参加海选,到手机答题通关,一路过关斩将,第一次站在了央视舞台的他,就此一战成名。
●在烟火里谋生、诗词中谋爱的“最可爱农民工”朱彦军,从诗词中获得生命的顿悟与启迪,让诗词之美、诗意之爱成为他平凡烟火中的一抹绚烂色彩,成就了他的诗意人生。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欧阳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