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

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 警惕这些套路 谨防上当受骗 2023年06月20日

班级群里收到“老师”发来的缴费信息,一定要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再三核实,老师微信号被盗、微信头像及姓名被冒充都有可能让家长上当受骗,遭受损失……6月18日,甘肃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提醒广大群众防范机票改签、刷单刷信誉、冒充熟人、冒充客服类诈骗。如遇诈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案例一:机票改签类

近日,R女士接到自称是某机场“工作人员”的电话,称R女士预订的航班延误需取消,现对其进行赔偿,但需要在某商城APP上购买五张电子礼品卡,购买后将电子券码告知对方,便可以成功退款。R女士购买成功后拨打该“工作人员”电话,始终无人接通。

案例二:刷单刷信誉类

近日,T先生在一聊天群内看到诚邀刷单助手的招聘广告,内容是每天只需点赞视频即可日赚3-500元不等。T先生扫描群内二维码,并下载某刷单APP,在派单“客服”引导下多次充值进行刷单,提现时显示账户被冻结,询问客服称需先垫付5000元解冻费,解冻后资金可退回个人账户,T先生垫付后依然无法提现。

案例三:冒充熟人类

近日,A班家长群内发布一条收费信息,称每位同学需缴纳400元考试资料费用,家长看到发布信息的人使用“班主任”姓名和头像,遂纷纷给骗子进行转账。第二天早上该班级班主任发现自己账号被盗,便在家长群说明自己账号被盗,提醒家长不要上当受骗并报警。

案例四:冒充客服类

近日,C先生收到一条短信:“您的信用卡有逾期情况,现对您进行告知,请及时在我方即将对您上报失信人员名单前,进行处理,直至您解除状态,如有异议,请联系010-xxxxxxxx。”C先生便回拨了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银行“客服”,在询问逾期具体情况和查看流水后,提供了一个卡号给C先生,要求将逾期金额转至此卡,可以帮忙代还并取消黑名单,C先生转账后,却无法联系上该“客服”。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张秀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