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藉口粮库。

对农户年度收获粮取样化验。 本版图片均由秦州区粮储局提供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近年来,天水市秦州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立足岗位职责,坚持底线思维,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加快构建起“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体系”,牢牢把住了保障粮食安全主动权,全力以赴守护着“秦州粮仓”,确保百姓舌尖上安全。
保障粮食安全提升智能监管水平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走进天水市秦州区汪川、杨家寺、牡丹镇等大小村镇,到处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今年,秦州区玉米、大豆、马铃薯等秋粮作物长势良好,40万亩秋粮丰收在望。
“‘农,天下之本也’‘仓廪实,天下安’……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重农固本的国家。作为粮储部门,要常念粮食安全‘四字经’,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筑牢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近日,天水市秦州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就保障粮食安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秦州区粮储局按照国家、省、市、区提出的地方储备粮储备规模,严格按照“一符四无”“一符三专四落实”存贮要求严格实施规范化管理,每年均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区级储备粮存储量和代储省级储备粮存储量,所储备原粮、应急成品粮、应急成品食用油的存储量在不断提升,区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在不断加强。
据介绍,天水市秦州区现有5处粮库,其中实现智能化信息监管的仓容量占总仓容量的78%,完全满足目前政策性储备粮和“十四五”期间拟增储政策性储备粮的存储需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根治粮食购销领域系统性存在的问题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推动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变革,以构建粮食购销领域全面互联互通、数据实时汇集、全程即时在线、穿透式监管的信息化动态管控体系为目标,秦州区加快推进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升级改造工程,截至今年9月底,秦州区所存储的所有政策性储备粮均实现了粮库信息系统与省平台互联互通、全程动态实时监控,穿透式监管格局初步形成。
源头拧紧“安全阀” 确保百姓舌尖上安全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群众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日益明显,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营养”,从“米袋子”更加安全到“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奶罐子”越来越丰富,“大食物观”的理念已被群众所接受和追捧。在此之前,确保流入寻常百姓家的粮食绝对安全,仍是粮储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为了从源头上把控粮食安全质量关,秦州区粮储局对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站的6名粮食质量安全检验化验人员长期组织集中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水平。据介绍,这6名检化验员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0年举行的粮食质量检化验人员资格考试中,均取得了粮食质量检化验中级资格证书,全部持证上岗。在此前提下,秦州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站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按照相关规定对全区农户年度收获粮、市场流通粮、政策性储备粮和购销粮取样化验,严格检验粮食质量、品质、卫生指标、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农药残留等情况,严把粮食质量关,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根据相关制度规定,秦州区粮储局严格监管政策性储备粮购销环节中的竞价交易行为和轮入粮质量、数量检验计量工作,确保所轮换粮食均为国标一等粮,均在甘肃省粮油批发市场公开交易。与此同时,储备粮入库时,对入库粮食的各项指标确定专人逐车进行检测化验,对粮食质量化验指标超标的粮食,坚决禁止作为储备粮入库,以确保储备粮数量、质量安全。
贴心服务“三农” 助推乡村振兴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种粮收益一端是价格,一端是成本。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好多村民觉得打工收入比种粮收益要高,大多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为了提高当地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年来,秦州区粮储局在服务“三农”、助推乡村振兴工作中,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依托牡丹面粉厂,认真开展“五代”(即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服务,服务对象紧贴农户,先后为牡丹镇、秦岭镇等多个乡镇11960户农户提供服务,每年涉及粮食数量350多吨。
尤其在今年夏粮收购工作中,秦州区粮储局紧紧围绕“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的要求,认真组织区国有粮食企业和社会粮食收购企业,对农户余粮敞开收购,应收尽收,确保本地农户的余粮能够卖得出,以保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农民的辛勤耕耘,换来五谷丰登、仓廪殷实。然古人有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今年,秦州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印发并实施了《天水市秦州区节粮减损行动方案》,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决策部署,不断提高对节粮减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强化落实农业生产环节、储存环节、运输环节、加工环节中的减损措施,遏制餐桌上的浪费,狠刹粮食浪费之风,助推保障区域性粮食安全工程。
与此同时,还认真开展“粮食科技周”和“世界粮食日”活动,围绕落实科技人才兴粮储粮任务,积极宣传粮食科技创新成果、优质粮油营养健康常识,在全社会努力营造重视粮食、节约粮食、健康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
维护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压 实安全责任警钟长鸣
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关乎社会安全、民生推进。近年来,随着粮油市场竞争的加剧,粮油食品市场格局更加多元化,以次充好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粮油食品安全监测贯穿于粮油行业流通运行的整个过程,为市场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记者采访了解到,依据今年制定出台的《秦州区粮食流通市场联合检查方案》,秦州区市场监管局和区粮储局通过联合执法检查,有力地维护了粮油及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粮油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规避了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供给的诸多风险。与此同时,根据市场监测结果,适时投放政府储备肉菜,确保在疫情防控期间和重要节日期间群众生活必需品不断供、不脱销,价格不出现大的波动。
近年来,秦州粮储局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持续平稳向好。据介绍,具体实施过程中,秦州区粮储局在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相关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同时,还与监管企业建立并实施了安全生产“两个清单”,按照“三管三必须”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把安全生产工作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过问、同考核、同追责。除此之外,每年年初都会全面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将各种风险隐患消除于未然。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王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