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4

守护陇山陇水陇人安康 人保财险甘肃省分公司的非凡十年 2022年09月29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保财险甘肃省分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深刻践行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发展使命,以保险之力守护陇山陇水陇人安康,助力省委省政府打赢打好脱贫攻坚决胜战役,始终坚持在情怀中坚定、在情怀中深耕、在情怀中为民。初心使命,历久弥新。公司协助省政府率全国之先制定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成为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近五年承担风险保障17.60万亿元,支付赔款212.25亿元;争取上级公司在甘肃融资金额139亿元;缴纳税费34.2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1.5万个;与市州人民政府全面启动“人保助推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近三年为自然灾害支付赔款3.36亿元。在全面服务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崭新征程中,保费总规模突破61.82亿元……

公司党委主要负责人王天军介绍,这十年,伴随着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和煦春风,人保财险作为在甘金融央企,通过深入探索实践,创新形成了保险“六大模式”,有效缓解了政府社会治理“十难问题”。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开启新篇章中,公司坚守人民保险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和“四强行动”机遇,深刻把握“发展不够仍是甘肃最大实际”,全面融入保险特有元素,为以充分发展促进平衡发展做实金融服务,深入实施了“六大战略服务”“服务十局”等一系列民生工程,为更好地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险路径与方法;公司连续14年荣获“省长金融奖”,在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获“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助力脱贫攻坚篇

十年间,全省75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7262个贫困村、5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保财险甘肃分公司全面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一个方案”,全国首创。2018年省政府决定对“六大特色产业”及地方优势农业产业实行政策性保险后,公司受政府委托完成了《甘肃省2018-2020年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设计并经省政府下发实施,实实在在为贫困户“兜”住了底,成为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之一”。近五年来为751.52万户次农户提供农业生产保障3237.90亿元,支付农业赔款38.55亿元。

“六大模式”,甘肃特色。植根本土,创新形成“产业保险扶贫、健康保险扶贫、定制保险扶贫、融资保险扶贫、保险示范区建设扶贫和保险干部挂职扶贫”等保险扶贫“六大模式”,助力政府一道解决扶贫难、融资难、保障难、看病难、管理难、执行难、行路难、救援难、创新难、维稳难等社会“十难问题”,形成独具省情特色的保险范式。

“一支力量”,人民保险。公司全面参与政府扶贫工作,省市县三级机构帮扶贫困村49个,选派优秀驻村干部128人,其中23人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投入资金近两千万元;在行政村建立“三农”保险服务点14590个,招用农村“协保员”2199名。2020年出资为剩余的8个未脱贫县贫困人口等群体捐办“防贫保”保险,承担经济收入差额风险3.79亿元,用保险之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助力乡村振兴篇

立足省情发展,深推“六大战略服务”,为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险托底。

“一个优先”,农为政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始终将做好农业保险作为经营发展的政治任务,创新农业保险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2020年以来为125.52万户次建档立卡户提供保障,支付赔款19.53亿元,受益农户近100万户次。2022年率先在甘州区成功落地全省首单高标准农田IDI项目。围绕甘味品牌、丝路寒旱农业发展,立项13个甘肃特色商业产业险种。近两年为1356家新型农业主体提供保障49.84亿元。引入卫星遥感、人工智能、云计算和无人机等技术,打造农业保险“保险+科技+服务”模式。自主研发的“人保e农通”获得全国专利版权证书。

“致富道路”,保险护驾。“要致富,先修路;好道路,有保险”。聚焦智慧交通,构筑出行屏障,持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交通需求。通过政司、警司共建或改建“两站两员工作室”,升级“警保联动”模式,共建“劝导站”747个,参与交通安全劝导1293次,源头减少交通事故270起。实施道路交通“温暖工程”,开通“老百姓家门口的车管所”,在14个市州营业网点开展“车驾管”服务。积极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提供保障6400亿元,支付赔款1873万元。深度服务绿色交通,承保新能源汽车8858辆。

“健康陇人”,人保兜底。以健康养老为服务重点,借助保险之力有效参与全省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助力健康甘肃战略实施。连续10年开办大病保险,为221.50万人次提供补偿金额48.40亿元,缓解了“因病返贫致贫”。参与全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为甘南等地3.36万人提供保障。在张掖、武威、定西、甘南、酒泉和兰州等地开办“基本医保无三责意外”项目,为900多万人提供保障。为甘南、陇南、天水、定西、庆阳、临夏等10个市州的273万贫困人群提供医疗、意外、伤残救助保险,支付赔款7747万元。主导推动兰州城市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金城·惠医保”。

“陇山陇水”,绿色保险。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增添绿色低碳底色。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祁连山生态保护、草场沙化退化综合治理、重点行业领域污染治理等发展需求,为全省77家企业提供环境污染责任风险保障1.16亿元;主动投入200万元用于祁连山保护局大黄山森林病虫害防治。助力建设兰州新区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探索创新环境损害保障新模式。在甘南开展实地论证,牵头起草草原保险方案,推出专属保险产品。

“科技赋能”,保险驱动。服务科技创新,打造“科技+保险”模式,为助力全省科创高地建设提供一揽子方案。针对首台套、新材料、知识产权等科技需求,全面开展科技保险服务,用保险特有的风险分散和转移守护科技研发中面临的相关损失。积极助力中国(甘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与发展,2022知识产权保险实现保费26.89万元,同比增长1921%。为兰州综合保税区兰州国际港务区始发的“中欧班列”“中亚班列”提供货运保障。

“服务十局”,保险治理。立足民生需求,深耕“服务十局”,用保险方式为政府和老百姓关心问题提供保障方案,助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加强与住建、民政、应急、农业、水利、城管、工信、教育、卫生和市场等10个政府厅局的工作衔接,做社会经济发展的“护航者”。在10个市州承办老旧小区和农房综治保险,在13个市州开办政府救助保险;为6家企业开展农民工工资履约保证保险,承担风险保障3185.99万元;为642家企业提供安全生产责任保障。近两年为全省3734家超市、物流、制造和建筑等中小微企业开办疫情防控综合保险、“复工复产”民生保险,承担风险保障96.87亿元。

助力四强行动篇

结合全省大力实施强工业、强科技、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全面融入保险特有元素,不断推动“四强行动”落地生根。

聚焦制造,笃行“强工业”。针对装备制造企业“创新难”问题,推动我省装备制造企业将更多自主研发的新装备、新材料纳入保险补偿国家补贴名录,为兰石装备、兰科石化、金川科技园等省内大型企业重大技术装备提供保障;对甘肃建投、金川集团和酒钢集团等“一带一路”建设中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全方位境外风险保障。

聚焦创新,笃行“强科技”。针对全省科技研发投入少、科技企业少、科技转化能力水平低等现状,积极推动科技保险试点发展,为高新科技“卡脖子”技术攻关、科创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失败风险保障。2022年为兰州3家科创企业5个项目17个知识产权专利提供730万元风险保障。近两年创新推出17个面向全省中小微企业的“企惠保”保险产品,为7118家注册资金亿元以下企业提供保障。

聚焦兰州,笃行“强省会”。坚定围绕“强省会”行动,聚焦兰州中心城市政府和社会风险管控需求,推广“保险+服务”模式。加大责任信用保证产品供给,提升“政府+保险+科技”管理水平;为兰州市74.30万人提供惠医保保障,助力打造省会城市健康体系新格局;聚焦重振“兰州制造”,围绕装备制造、新能源、互联网信息等行业,建立专业团队,开展保险试点。

聚焦基层,笃行“强县域”。坚定实施“强县域”行动,深化升级强市区县建设,优先配备政治素养高、综合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到县区机构开展工作;健全县区机构与政府工作协同机制,加大对县区机构资源投入,确保基层服务优质高效。公司派驻全省县区及以下挂职干部60人,为县域发展源源不断输入保险人才。公司有7人当选省市政府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成为政府工作部署的重要“帮手”。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不负韶华行且知。我们一定牢记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工作的重要嘱托,始终坚持人民保险的人民内涵,全面深入落实甘肃省委省政府各项战略部署,紧盯省情民情,厚植发展动能,奋力谱写富民兴陇新局面的保险新模式,以实际行动、崭新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王天军表示。    (张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