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救后的罗永。

被救后的甘宇(右)和救人的村民倪太高。
这是今年最伟大的奇迹。连日来,整个社交平台为一个素不相识的男人热泪盈眶——时隔17天,泸定地震中失联的水电站员工甘宇,奇迹般地被找到了。
据央视新闻报道,9月21日上午7时,村民倪太高在一处小山坡,听到了微弱的呼救声。循着声音走过去,他在小树林里看到了躺在地上的甘宇。当时,甘宇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腿还受了伤。看到倪太高后,他忍不住大哭了一场:“还好碰到你。”接到倪太高的电话后,上午11时30分,石棉县王岗坪乡抗震救灾指挥部立马集结了20人的救援队伍,前往猛虎岗接甘宇。当地甚至还准备了空中直升机,随时待命。这阵势听起来夸张,但对所有人来说,能亲眼见到甘宇平安,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网友们兴奋、雀跃,甚至激动到哽咽:“他得救,是2022年发生的最好的事。”岂止是甘宇,这场传奇救援里的每一个人,都担得起“伟大”二字。
地震发生——罗永冲上大坝泄洪
这个故事,要从甘宇的同事——罗永说起。他其实是和甘宇一同失联的,而且两个人失联的原因是:救人。
9月5日,湾东水电站,工作人员罗永正躺在宿舍床上午休。
突然,一阵强烈的晃动一下子把他震醒——“地震了!”
几乎出于本能,罗永撒腿就逃。然而还没跑出两步,他就停了下来:大坝前的水位已经有了明显的上涨,厂房机组又因为地震停机了。如果进水口闸门自动落门,处于关闭状态,那么上游的水流就会形成湖泊。一旦水位漫过大坝,势必会引发山洪,威胁下游几百名村民的生命。
“若要断绝危险,必须立即人为泄洪!”所有人都在逃命,罗永却逆着人群火速冲向了大坝,试图打开坝肩上的泄洪闸。
据罗永事后回忆,因为大坝坝肩有10层楼高,滑坡奇陡,这让罗永走得很艰难。他试了两次,才终于在地震中冲上了大坝,成功完成了泄洪。
事实证明,罗永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9月5日,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电站上游因山体滑坡已经形成了堰塞湖。据报道,有亲历地震的目击者表示,当天正驱车前往湾东村,亲眼看见巨石掉落进堰塞湖内,水面被砸出几丈高的浪花:“路全部垮了,电线全部打倒了。”“差5分钟左右,我人就(险些)没了。”
如果没有罗永这一举动,那一天,整个下游几百名村民很可能就会受灾。
然而刚泄完洪准备逃生的罗永,下一秒却彻底傻了眼——地震把水电站的地形都给震毁了。“逃生的出路没了。”回过神来,罗永看到只剩一个人:甘宇。
甘宇摔伤——两人被迫分开求生
甘宇本也可以逃出去。但在罗永提闸泄洪时,身材魁梧的甘宇正在组织救人和转移伤员。救下很多人的同时,他却弄丢了自己的眼镜。据报道,甘宇是个高度近视。丢失眼镜的意外,也让故事的后续变得更加惊心动魄。两人碰面后,罗永突然想起来发电机还没有停。甘宇提出,让罗永用绳子牵着自己去切断电闸,消除这最后的安全隐患。做完这最后一件事后,两人本想待在水电站等待救援,但考虑到随时可能发生的山体滑坡,还是选择了往山下跑。两人开始寻找下山的路。跑到猛虎岗附近时,因树林茂密、地形复杂,啥也看不清的甘宇又摔伤了腿,无法继续行走。
甘宇知道自己成了拖累,只能告诉罗永:“你先走,找到人了再来救我。”
这一别很可能就是永别——自然环境恶劣,腿受伤,甘宇还有(据家属称)接近600度的近视,平时没戴眼镜的话,下个楼梯都看不清路,更不要说在地震后的荒郊野外这样的极端环境,很可能丧失对高低落差的判断,无疑会更危险。但两人分开求生,却是当时唯一的选择。
临走前,罗永给甘宇留下了食物,布置了生存点,对甘宇说道:“你放心,我得救,你就得救。”
走了一整天后的罗永,在废墟里找到了打火机,并顺利点燃柴火,发出了作为求救信号的烟雾。根据救援队回忆,在看到烟雾后,他们判断有人被困在此。直升机在天空盘旋了三次后,终于确定了具体位置。但现场却没有降落的条件,只能悬停在离地面两米高的位置,然后救援人员跳下直升机,拉着罗永进入机舱。
在被困三天之后,罗永终于获救。
但刚从死神手中逃过一劫的罗永却开心不起来,因为甘宇还生死未卜。罗永醒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同事还困在里面。”“无论如何请一定要救救他。如果找不到他,我心里会愧疚一辈子”,他告诉搜救人员。
进山搜寻——救援队伍没有放弃
9月9日,一场“寻找甘宇”的大规模搜救行动正式展开。一开始,几乎所有人都在揪心地关注着这场营救。然而,迎接搜救队的,却是接二连三的不顺。首先是当地起雾,直升机等了整整一天,终因雨天未能起飞。然后,徒步进山营救的队伍,又因塌方被迫停止搜寻。
众所周知,地震后的黄金救援时间是72小时。而此时,距离黄金期已经过去了一天。但救援任务并未停止。第二天,不甘心的罗永又跟着救援队伍一起出发寻找甘宇,尽管依然无果。随后几天,皆是如此。
9月12日的一则报道,让很多人心掉到了谷底。据报道,一位参与搜寻回来的向导告诉记者:经过两天一夜的搜寻,救援队没有发现甘宇。“山上很冷,我们晚上都被冻醒了,烤着火都睡不着。”这种自然条件下,甘宇生还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之后,当救援队找到甘宇之前所在的生存点时,令人难以接受的一幕呈现在众人眼前:
“甘宇并不在那里,只留下了白T恤和脚印。”而这一幕最可能的科学解释就是——
夜间山里气温很低,加上阴雨天,长时间的失温让人产生了濒死前的幻觉。失温者很可能因此误以为自己太热,就脱光了衣物。谁都不愿意相信,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有可能是最坏的结果。
在搜救队一天天进山搜寻甘宇,又一天天无功而返的日子里,大家的希望一次又一次落空。但现在,我们通过后续报道得知,正是因为各方力量都没有放弃寻找甘宇,才有了最后的奇迹。
奇迹发生——倪太高找到了甘宇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孤胆英雄”出现了——村民倪太高。回村喂羊时,他看到路过自家老屋的救援队得知,救援人员还在寻找甘宇。倪太高觉得自己熟悉地形,也可以找找看。为了方便找人,甚至没再下山回自己家,而是住到了亲戚家。
事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这样解释:“我一辈子都住在这山上,家里的房子是村里海拔最高的,每一条小路跟河流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只要人还活着,我就有信心找到。”但即使是对山里地形熟门熟路的倪太高,要在震后找人,同样不容易。
9月20日,倪太高第一次出发寻找甘宇。他在山里徒步了一整个下午,同样一无所获。
第二天,9月21日上午,倪太高又一次上山找人。从山脚往上爬了两小时后,他听到一阵像小羊一样的呼叫声。循着声音,倪太高开始朝对面山坡爬去。可即便已经能听到声音了,因为震后坍塌,山路要么被震没了,要么被滑落的碎石封堵了,倪太高依然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在一处树林里发现了躺在地上的甘宇。此时,距离甘宇失踪已经过去了整整17天。
倪太高向记者描述发现甘宇时的情形,说甘宇浑身的衣服都被剐烂了,身上好多处还在流血,人也饿得瘦脱了相,浑身都在发抖,连说话都没力气。大家后来才知道,高度近视的甘宇丢了眼镜,身上两处骨折,硬是靠吃山里有水分的苔藓撑了下来。而后续据华西医院医生会诊结果,甘宇失联的17天中有9天都在淋雨,才造成了严重的感染。
倪太高把带来的牛奶跟月饼递给了甘宇,双手止不住颤抖的甘宇接过食物后吃了起来,边吃边哭。他跟倪太高说出了这么多天来的第一句话:“今天遇到好人了,不是你的话,命可能就没了。”倪太高安慰他:“不要哭,只要人活着,就会好起来。”
因为甘宇太过虚弱无法行动,倪太高就一步步带着甘宇下山。等到手机有信号的时候,倪太高第一时间就给政府打了电话。而甘宇这时候才知道,救援队还在苦苦寻找他。
还在吃东西的甘宇赶紧跟倪太高拍了视频,向大家报平安:“给政府打电话,说找到甘宇了,我叫甘宇。”一直没有放弃的救援力量,迅速作出了反应。
得知了消息的村民,做了一副简易担架上了山,把甘宇往山下抬。下午3时,赶来的救援人员把担架上的甘宇抬上了直升机,送往医院。
起飞前,救援人员望着挺过了17天的甘宇,忍不住问他:知道自己在山里待了几天吗?
神志还有些模糊的甘宇说:“得有三十多天了。”
一个救援队员忍不住感叹,这次甘宇获救,无疑是一次生命的伟大奇迹。
是奇迹吗?
当然是的,但我却不想简单地用“人定胜天”四个字来歌颂它。这场奇迹的开始与结束,都源于再普通不过的人。
两个为村民关闸门的人,一位农民,和一群尽心尽力的救援者——他们没有一个人放弃过拯救生命的信念与职责。当世界在眼前崩塌时,渺小的普通人无力阻止,流离失所,但也正是渺小的普通人,不顾自己的弱小,坚守住勇气与职责。
就像救出甘宇后,倪太高给自己的女婿打了个电话,自豪地说:“我救了一个英雄。”
却未曾想过,他自己也是一个救援生命的英雄。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好人遇上了好人,英雄拯救了英雄”的故事。
据奔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