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5年04月10日

诗韵中的春天

庆阳市环县第五中学八年级(7)班 慕馨怿 指导老师 杨苏洲

又是一年春光景,绵绵春韵婉转于心间,是白乐天咏出的那句“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的绚丽之态,亦是张九龄春意盎然的“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春风于心间微漾,以至于心中春意早已浓得辗转不开,唯有再次运笔,将这春波随着笔墨一同荡漾。

于诗意的清新之中,我独爱那明丽的一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碧波浩荡,白鸟翔飞,千里江山青墨碧彩,花红若火,妍丽春景,是造物者的珍藏,何必消一派清忧倾出,白白辜负这良辰美景,不如将这未尽之情融于有限之景,写一曲春的情语。

“东风杨柳欲青青。”山上的桃花还沉睡于苞中,杨柳已青上梢头,叶色浅浅未葱茏,叶芽新发,柳烟疏淡,春风轻掠,仿佛偷学了少女的情态,摇曳婀娜,如斯春光,无疑极惹人喜。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漾处,万物复苏,不只是植物感其和怡,动物也受其恩惠。春风解冻,燕因而有了筑巢之泥;春风催花放,蜂因此有了可采之蜜。下一场“润如酥”的小雨,不待雨涤,又匆匆拨开云层,还晴空一派清明。春风太随和,太亲切,太容易许诺,所以总是忙忙碌碌,不见空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水从不愿惊扰人们的美梦,不愿惊扰正在萌发的万物,“细”将雨水的轻柔之态刻画得细致入微。雨伴和风而来,只为“润物”,无意“讨好”。雨后的春意盎然,仿佛从字里行间中渗透出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光明媚,万物繁盛,可终究难长久。草木明知此意,却仍固执地想把春留住,所以费尽浑身解数,各展芳菲,于是“百般红紫”便构成了一幅灿烂明媚的晚春景致。

草木无情,人可赋共情;草树无知,人可借其知。草木留春,不过是人的惜春外显。然而,这种惜婉并非叹惜,而是珍惜,是一种不负春光、蓄意逐风的昂扬。春韵中荡漾的情愫,足以怦然心动。然停笔于此,望向窗外,清波微拂,又将如何把这春意写尽?

--> 2025-04-10 庆阳市环县第五中学八年级(7)班 慕馨怿 指导老师 杨苏洲 1 1 兰州晨报 c218797.html 1 诗韵中的春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