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兰州晨报出版






2025年04月01日

我省实现卒中中心市县全覆盖

急救地图构建“黄金1小时”救治圈

本报讯(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欧阳海杰 王建)3月30日,记者从在兰州召开的甘肃省“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推进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建成140家标准化卒中中心,覆盖所有市、县,并依托卒中急救地图构建“黄金1小时”救治圈,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连续两年下降。

脑卒中是我国居民首位死因,甘肃面临老龄化与发病年轻化双重压力。目前,全省140家卒中中心中,82家可开展静脉溶栓,45家具备取栓能力,2023年静脉溶栓率同比提升23%,院前延误时间平均缩短18分钟。2023年全省脑卒中发病率同比下降7.2%,残疾发生率下降4.6%,全年减少因卒中致残病例超3000例。卒中急救地图接入92家医院,覆盖9个市州和53个县区,实时标注医院救治能力、床位状态等信息,初步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达”。

“部分县级中心取栓技术普及率不足30%,需加速技术下沉。”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吉训明强调,2025年全国30万人口以上县需至少1家医院常规开展溶栓取栓。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回应称,年内将培训500名基层骨干,推动取栓技术覆盖所有市州和50%的县区;同步升级急救地图,年底前县区覆盖率提升至80%,新增27个急救网点;试点“医保支付+疾病管理”模式,对高危人群实施全程健康追踪。

据介绍,自2016年起,甘肃省高位布局卒中中心建设,2024年底已完成140家卒中中心认证,实现了省、市、县三级防治体系全覆盖,构建起“防、筛、治、管、康、健”六位一体全流程管理模式;大力实施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建立卒中救治质量监测体系,推广卒中急救地图应用,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规范的救治。

针对基层救治能力短板,甘肃将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建立残疾预防专项基金,联合医保、民政等部门探索“防治结合”创新模式。力争在2025年脑卒中致残率再降15%,为“健康甘肃”筑牢防线。

--> 2025-04-01 急救地图构建“黄金1小时”救治圈 1 1 兰州晨报 c217320.html 1 我省实现卒中中心市县全覆盖 /enpproperty-->